據南方財富網概念查詢工具數據顯示,煤制天然氣概念股:
一、大唐發電:
從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大唐發電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8.69%,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21年的1036.1億元,最高為2023年的1224.04億元。
公司控股開發建設的年產40億立方米的克旗煤制天然氣項目,也是國內首例大型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
近7個交易日,大唐發電下跌1.02%,最高價為2.96元,總市值下跌了5.55億元,下跌了1.02%。
二、航天工程:
從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航天工程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4.77%,過去五年凈利潤最低為2019年的1.55億元,最高為2023年的1.87億元。
公司擁有的航天粉煤加壓氣化技術及其關鍵裝備能夠實現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可以廣泛應用于煤制甲醇、煤制合成氨以及煤制天然氣、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氫、IGCC發電等領域。
近7日股價下跌1.14%,2025年股價上漲11.09%。
三、東華科技:
東華科技從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長為14.61%,過去五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19年的1.71億元,最高為2023年的2.94億元。
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工程設計、咨詢與工程總承包業務大型工程公司,公司在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有機化工、無機化工、精細化工、環保、熱電、建筑等領域具有技術專長,公司大力推進技術開發及產學研合作項目,涉及IGCC、FMTP、FMTA、二甲醚、煤制天然氣、乙二醇、多晶硅、活性炭等當今熱點大型煤化工前沿技術。
近7個交易日,東華科技上漲2.28%,最高價為10.16元,總市值上漲了1.7億元,2025年來上漲5.99%。
四、中國海油:
從近三年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中國海油近三年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長為35.51%,過去三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21年的681.71億元,最高為2022年的1402.5億元。
由公司與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聯合研制的甲烷化催化劑,在新疆慶華大型煤制天然氣項目中,首次在超過裝置設計負荷10%的苛刻工況下平穩運行,獲得的甲烷濃度為61.7%,高于國外引進技術近3個百分點。該項目標志著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煤制天然氣甲烷化技術取得突破。
在近7個交易日中,中國海油有2天下跌,期間整體下跌0.42%,最高價為26.64元,最低價為26.01元。和7個交易日前相比,中國海油的市值下跌了52.28億元。
五、陜天然氣:
從公司近三年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長為10.68%,過去三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21年的3.96億元,最高為2022年的6.14億元。
公司與中石油、中石化、延長集團等氣源單位建立起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同時西氣東輸一、二、三線、中貴聯絡線、榆濟線和新疆煤制天然氣外輸管道工程等已建和擬建長輸管道從陜西過境。
近7個交易日,陜天然氣上漲3.46%,最高價為7.75元,總市值上漲了3.11億元,2025年來下跌-4.32%。
六、中國石化:
從中國石化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8.26%,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21年的2.74萬億元,最高為2022年的3.32萬億元。
近7個交易日,中國石化下跌1.75%,最高價為5.82元,總市值下跌了121.28億元,2025年來下跌-16.58%。
本文選取數據僅作為參考,并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任何一家企業的未來,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