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富網統計顯示,管材概念股,平均下跌0.79%,股價上漲的有2只,漲幅居前的有ST納川和東宏股份。股價下跌的有12只,跌幅居前的有滄州明珠、美瑞新材、顧地科技、雄塑科技、國統股份。管材龍頭股是什么呢?《南方財富網概念查詢工具》為您整理相關信息。
本文內容導航
一、管材龍頭股一覽
二、管材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三、管材上市公司業績好的股票有哪些
四、管材板塊股票市值排名前十
一、管材龍頭股一覽
偉星新材:龍頭
2022年第二季度偉星新材公司主營為PPR管材管件、PE管材管件、PVC管材管件等,收入為11.78億元、5.81億元、4.33億元,占比為47.07%%、23.24%%、17.3%%。
公元股份:龍頭
2022年第四季度公元股份公司主營為PVC管材管件、PE管材管件、PPR管材管件等,收入為37.46億元、13.91億元、11億元,占比為46.95%%、17.43%%、13.79%%。
二、管材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美瑞新材(300848):公司從事TPU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
滄州明珠(002108):公司業務有橡膠和塑料制品。
三和管樁(003037):公司從事混凝土管樁產品研發、生產、銷售。
青龍管業(002457):公司從事供排水管道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安裝服務。
華塑控股(000509):公司主要從事醫療服務。
顧地科技(002694):公司主營業務為塑料管道制造業及文化旅游行業。
三、管材上市公司業績好的股票有哪些
1、三和管樁(003037):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5.86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895.64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0.69%;毛利率10.39%,每股收益0.03元。
2、公元股份(002641):公元股份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6.18億元,同比增長-13.89%,歸母凈利潤2244.56萬,同比-79.17%;每股收益為0.02元。
3、偉星新材(002372):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4.3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2.84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6.05%;毛利率43.11%,每股收益0.18元。
4、滄州明珠(002108):滄州明珠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7.76%,歸母凈利潤5016.63萬,同比-34.98%;每股收益為0.03元。
5、東宏股份(603856):東宏股份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5.91億元,同比增長1.74%,歸母凈利潤1803.07萬,同比71.96%;每股收益為0.07元。
四、管材板塊股票市值排名前十
NO.1、偉星新材:189.61億元
截止15時收盤,偉星新材報11.910元,跌0.17%,總市值189.61億元。
NO.2、美瑞新材:72.31億元
5月9日訊息,美瑞新材3日內股價下跌1.72%,市值為72.31億元,跌2.59%,最新報16.900元。
NO.3、滄州明珠:61.62億元
5月9日消息,滄州明珠收盤于3.700元,跌1.84%。7日內股價上漲5.41%,總市值為61.62億元。
NO.4、公元股份:50.88億元
5月9日,公元股份收盤跌0.24%,報于4.140。當日最高價為4.18元,最低達4.12元,成交量954.63萬手,總市值為50.88億元。
NO.5、三和管樁:41.22億元
截止下午三點收盤,三和管樁報6.880元,跌0.15%,總市值41.22億元。
NO.6、青龍管業:38.35億元
截止5月9日15時收盤,青龍管業(002457)跌1.37%,股價為11.500元,盤中股價最高觸及11.84元,最低達11.46元,總市值38.35億元。
NO.7、華塑控股:34.13億元
5月9日收盤短訊,華塑控股股價15點收盤跌0.63%,報價3.180元,市值達到34.13億。
NO.8、顧地科技:33.88億元
5月8日,顧地科技開盤報價4.39元,收盤于4.440元,漲3.88%。當日最高價為4.62元,最低達4.34元,成交量608.49萬手,總市值為33.88億元。
NO.9、東宏股份:32.32億元
5月8日收盤消息,東宏股份開盤報價11.37元,收盤于11.460元。5日內股價上漲3.05%,總市值為32.32億元。
NO.10、雄塑科技:26.86億元
5月9日消息,雄塑科技開盤報價7.62元,收盤于7.500元,跌1.83%。當日最高價7.7元,最低達7.48元,總市值26.86億。
本文選取數據僅作為參考,并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任何一家企業的未來,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南方財富網聲明: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若有侵權,請第一時間告知刪除。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