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足鼎立到無感補能:家充、快充、換電共繪新能源未來圖景
2025-06-16 17:34 互聯網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2024年底提出前瞻論斷: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補能市場將形成家充、公共快充與換電“三分天下”的穩定格局。這三種模式各具優勢,相互補充,共同構建起滿足多元化需求的能源網絡。
換電革命:模塊化電池重塑補能體驗
寧德時代正以“巧克力換電”為支點撬動行業變革。其新一代電池模塊容量最高可達70kWh,單塊續航突破600公里,并能自由組合堆疊。換電時間壓縮至100秒,換電站日服務能力高達822次。寧德時代計劃在2025年自建1000座換電站,并聯合伙伴最終實現3萬座布局。
其戰略核心是構建“跨品牌、跨車型”的開放生態。繼與蔚來達成25億元戰略投資合作后,寧德時代攜手長安、廣汽、北汽、五菱、一汽等主流車企,推動換電站共享、電池接口統一及車電分離模式。對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更密集的補能站點、更低的購車及用電成本。

快充躍進:兆瓦時代顛覆補能速度
公共快充領域正經歷效率革命。比亞迪在超級e平臺技術發布會上正式推出“兆瓦閃充”技術將充電功率推至1兆瓦高峰——充電5分鐘即可補充400公里續航,充電倍率高達10C,刷新行業標桿。王傳福宣布,2025年前將建成4000座閃充站。如此密集的布局與“分鐘級”補能速度,讓電動車充電體驗無限接近傳統加油。

家充基石:經濟便捷的日常能源支柱
家充以其不可替代的經濟性與便利性,穩居補能生態基石。在續航普遍提升的背景下,7kW家用交流樁夜間充電10小時即可滿足350-400公里日常通勤需求,使普通用戶每周僅需充電1-2次。其成本亦為三者最低,是家庭用車的理想選擇。
公共充電樁作為必要基礎設施,填補臨時補能與長途出行缺口;換電則依托更高投入與技術創新,在提升體驗的同時降低購車門檻。三種模式依市場效率與用戶需求自然分化,消費者可按需組合,形成“主補能+備用方案”的個性化選擇。
領跑者:摯達科技錨定智能充電未來
家充賽道的隱形冠軍摯達科技,憑借產能與渠道優勢穩居全球家用充電樁銷量榜首。自2015年起,其產品已進入超120萬家庭及10萬社區,服務網絡覆蓋國內外(含泰國工廠)。面對電動車滲透率超過50%后的穩定增長期,家充樁需求依然強勁。
摯達更前瞻布局智能駕駛協同生態。針對比亞迪“天神之眼”等高階智駕系統推動的自動泊車普及,摯達開發了多形態充電機器人——涵蓋機械臂、柔性臂、插槍式等類型,適配公交、碼頭、公共停車場等場景。其“自動充電機器人+10C超充設備”組合,旨在實現停車場“自動排隊充電,充完即走,無需擴容”的無感補能體驗。

當摯達科技以“全球家充銷量第一”之姿沖刺港股上市,其提交港交所的招股書與30億元估值,印證了家充市場的戰略價值。作為寧德時代“三分天下”藍圖的關鍵一環,摯達正以智能化重構人、車、樁的交互邏輯,將家充從“能源終端”升級為“無感交互節點”。

家充、快充、換電正勾勒出清晰的產業版圖。家充以經濟性鎖定日常場景,快充以速度優勢解決燃眉之急,換電則以高效分離降低門檻。三者并非取代關系,而是基于用戶痛點的精準分工。隨著摯達等企業向智能化充電場景縱深布局,寧德時代搭建開放換電生態,比亞迪推動超充網絡落地,這場“三分天下”的能源變革,終將讓新能源車徹底告別里程焦慮,駛入真正的主流時代。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