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業:一季度營收52.28億元 現金流同比大幅好轉 一體化優勢成果顯現
2025-04-25 12:01 互聯網
4月24日,合盛硅業(603260.SH)公告2025年一季報,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28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實現歸母凈利潤2.6億元。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6.48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好轉。由于報告期內,國內工業硅、硅橡膠等主要產品市場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呈現下滑態勢,致使公司利潤承壓。但公司憑借“煤—電—硅”產業鏈優勢,在行業景氣度低迷的背景下展現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
合盛硅業公告顯示,2024年以來,公司通過加大布局,將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優勢進一步鞏固。在上游方面,工業硅生產所需的電力及硅石成本占比較高,公司已擁有多處石英砂礦產探礦權及采礦權。公司依托自身儲備的優質石英砂礦產,通過優化資源調配工藝,不斷提升自產自用比例,切實增強產品核心品質并壓縮生產成本。
同時,合盛硅業的工業硅及多晶硅業務主要集中在新疆,2024年新疆地區煤炭產量大幅增長,煤價進一步回落,讓公司電力成本進一步降低,年報顯示,公司年內采購電價同比降低2.43%,電廠用煤價格減少20.68%。2025年一季度,公司硅廠煤平均價格環比下降4.58%,同比下降25.01%;電廠用煤價格環比下降8.24%,同比下降20.33%,能源成本優勢進一步顯現。
此外,公司在2024年已采取一系列精細化管理舉措,在提升產能的同時,降低對蒸汽、電力的消耗,部分礦熱爐單噸工業硅冶煉電耗已降至萬度以下。同時,公司也在推進“兩化融合”戰略,形成“數據驅動、智能協同”的運營新格局,全面增強戰略執行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產業鏈中下游,合盛硅業通過有機硅、多晶硅等產品組合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2025年一季度,主要產品自用量占比方面,工業硅為27.45%,硅橡膠為44.51%,環體硅氧烷為90.09%。高價值量的硅油產品,公司自用量僅占生產量的2.80%,主要用于外部銷售。公司以體系化的產品能力化解市場沖擊。這種動態調節能力使公司在價格下行周期保持了現金流正向運轉。
值得注意的是,合盛硅業在碳化硅領域的快速發展,標志著全產業鏈向高端延伸的戰略突破。目前,公司已完整掌握了碳化硅材料全產業鏈核心工藝技術并突破技術壁壘,公司襯底及外延片良率國內領先,關鍵技術指標方面已趕上國際龍頭企業。2024年,內蒙古賽盛新材料年產800噸碳化硅顆粒項目正式點火投產。根據經營計劃,2025年公司將努力攻克高純半絕緣碳化硅粉料及超高純超細碳化硅陶瓷粉體技術難題,并加速8英寸碳化硅量產進程,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穩健發展,鞏固并擴大行業競爭優勢。
盡管行業景氣度低迷,價格下行壓力較大,但公司通過成本控制、產能擴張和產品價格調控,依然能夠在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未來,隨著供給增長放緩和需求逐步恢復,合盛硅業在工業硅、有機硅以及光伏、碳化硅等新興領域的成長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全產業鏈一體化的優勢將繼續為其帶來長期的投資價值。
合盛硅業持續回報投資者,根據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50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5.28億元(含稅);加之年內公司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股份,公司現金分紅和回購金額合計10.28億元,占當年歸母凈利潤的59.05%。
此外,合盛硅業還發布了《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ESG報告),致力于為全球硅基新材料行業和綠色能源領域的發展貢獻合盛智慧和力量。一方面,積極推進清潔能源和零碳技術的規;占埃罅ν苿泳G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并在業內率先開展產品碳足跡認證工作,實現綠色制造;另一方面,積極創造可持續、綠色循環經濟模式提質升級,在“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內不同產業之間互相賦能,完整構建低碳高效的產業可持續發展體系。(厲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