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了這一群體設立145家特色網點,還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網絡
2025-04-22 16:14 互聯網
(原標題: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了這一群體設立145家特色網點,還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網絡)
面對人口老齡化趨勢,結合數字化轉型縱深推進的總體要求,金融服務升級迎來關鍵窗口期。截至2024年末,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通過建成2家旗艦型、28家標桿型及145家基礎型養老金融特色網點,配套數字金融的適老化改進,運用“銀政社企”多方聯動機制,構建起覆蓋全市的養老金融服務網絡。
“我們正以創新為引擎,全力布局‘銀發經濟’新賽道,通過打造‘旗艦示范、標桿輻射、基礎滲透’的三級養老金融特色網點體系,為商業銀行服務老齡化社會貢獻具有示范意義的‘上海方案’。”工行上海市分行表示。
適老煥新:全方位提升服務體驗
“非常驚訝,從入門到各項服務,每一個細節都為老年人考慮得非常周全,沒有一點點障礙。”工行上海裕德路支行旗艦店適老化改造后,客戶董老先生對此連連點贊。
網點內外的適老化設施,在細節之處盡顯關愛。拓寬后的輪椅坡道可供客戶乘坐輪椅通過,并配有鮮明的標識牌和救助按鈕。同時,網點增設了一臺無障礙存取款一體機,特殊的低位設計讓輪椅使用者更便利。在廳堂內,網點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配備低位取號機和發聲導航地圖,增設輪椅、助聽器、老花鏡、醫療箱、血壓儀、可移動升降填單臺等便民設施。
暖心的服務,源于裕德路支行破解老年客群服務痛點的積極探索。伴隨所處城區適老化改造的不斷推進,網點借力市政改造、汲取專家建議、對標先進建設經驗,完成了硬件環境“煥新”。“網點客戶中,70%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所以我們的適老化設施建得好不好,他們最有發言權。”裕德路支行的工作人員介紹,為把適老服務做得更安心、舒心、貼心,網點特別邀請殘障人士、老年群體組成“體驗團”,親身感受網點改造后帶來的便利。

結合老年人的業務辦理習慣、合理化的意見建議,網點進一步優化服務引導和動線分區,配備“愛心窗口”“無障礙網銀體驗區”“無障礙VIP室”,增加了安全提示、定向揚聲器、震動叫號機等。此外,借鑒國內先進標準,網點建設有無障礙廁所,提供導廁服務,全方位關愛老年人。
由點及面。工行上海市分行科學布局,擘畫養老金融藍圖,制定并落實《推進養老金融特色網點生態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分層分類推進旗艦型、標桿型、基礎型三類養老金融特色網點建設,致力構建“行動無阻、溝通無礙、業務無怠、遇事無憂、關愛無瑕”的特色適老服務網。
同時,緊密圍繞老年客戶的需求與習慣,結合網點裝修升級和微空間優化工作,精準聚焦主入口流線設計、網點空間布局優化、硬件環境安全提升等方面,加強“驛站+養老”功能建設,規范了27項網點適老服務用品配置,切實提升客戶體驗。
全方位的服務提升,讓網點不僅獲得市民用戶的肯定,還成為業內學習的標桿。比如,工行上海裕德路支行的無障礙服務提升工程,就入選了全國住建部和中國殘聯聯合評選的優秀典型案例。
走出網點深入社區,工行上海市分行深度踐行“工銀愛相伴”適老服務品牌核心理念,通過打造標準化視覺體系、定制宣傳物料以及規范服務流程,構建起辨識度極高的養老金融服務品牌形象。以工行上海張虹支行為例,每逢佳節,網點工作人員都會到周邊小區開展送愛心活動——端午節為小區的老人包粽子送祝福;重陽佳節,專程看望慰問老黨員、功勛飛行員,為前輩們送上節日祝福;平日里,網點也沒有停下服務的腳步,聯合黨建單位為客戶舉辦公益活動,如邀請眼科醫院專家,為周邊居民開設護眼小課堂,讓老年人可以了解更多的護眼小知識,并為有需要的客戶進行眼科檢查,讓他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愛護自己的眼睛。

智慧賦能: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數字技術推動萬物互聯互通,老年人卻容易陷入數字鴻溝,面臨諸多不便。如何幫助跨越這道鴻溝,成為各行業共同關注且亟待解決的重要命題。作為金融服務領域的重要力量,工行上海市分行積極探索破局之道,采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策略,全面優化養老金融生態。
在線下,工行上海市分行大力推動適老化改造,打造更貼合老年人需求的服務環境;在線上,則全力提升金融服務的便捷性與適用性。例如,向“隨申辦”APP輸出個人養老金開戶功能,在手機銀行本地特色專區引入上海市“養老助老”服務功能;試點社區智慧食堂場景應用并開展就餐優惠活動;推廣“家庭財富”“幸福生活版”“賬戶安全鎖”等線上特色功能,累計推送觸達客戶超200萬,新增家庭財富認證登記客戶1.15萬戶。
在此基礎上,工行上海市分行還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特色活動,助力老年人避開“數字陷阱”。以工行上海彭浦支行旗艦店為例,網點每月9日為老年客戶開展金色小講堂課程“9久相伴”品牌活動,宣傳金融知識,提升反詐意識,系列化課程的開展持續數年,并設置了課程表加大宣傳力度,課程主題有“網銀怎么用大字版”“AI換臉怎么回事”“微信功能怎么用”等。這一項目的持續開展,還獲評了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科技助老”新時代文明實踐優秀項目。
多方聯動:構建“銀政社企”共贏模式
當前,上海常住人口已趨近于重度老齡化社會,養老金融市場作為銀發經濟的重要組成,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工行上海市分行正在積極行動。2024年,該行優化頂層設計,聯合各支行組建成立養老金融工作團隊,推動徐匯支行創建總行級養老金融示范行,崇明、長寧等支行與區民政局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形成內部協同、上下聯動的良好局面。2024年10月10日,長寧區首家銀行養老顧問專業網點,在工行上海市愚園路支行正式揭牌,這一跨界合作標志著政府與工商銀行在“養老+金融”領域的深度融合,也是銀政攜手探索“養老金融+養老顧問”融合服務機制、助推銀發經濟發展的實踐路徑。
養老金金融方面,工行上海市分行不斷鞏固社保領先優勢,作為社保基金財政專戶的代理銀行、社保繳費卡的承辦行、養老金及失業金發放的主辦行,社保存款余額和增量位居同業首位;社保代發業務量四行第一,發放成功率同業第一;金融社保卡市場占比高達20%,拓展社區食堂、文旅景點、跨省交通、醫療照護等應用場景。
養老產業金融方面,工行上海市分行持續支持大型集團養老項目和中小企業發展,為市內大型康養中心、療養院等項目提供4億余元貸款支持,并與中小微擔保中心合作推出“養老產業批次貸”,2024年末批次貸余額近千萬元。同時,該行還深度對接養老產業客戶,與上海養老服務行業協會聯合舉辦多場活動,匯集100多家行業頭部客戶,共同推動養老產業的發展。
“我們將繼續努力執金融之筆,有力回應老年客戶所想所需所盼,持續推動網點服務環境改善、設施升級、流程優化,讓每一位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享、老有所安,共創幸福晚年生活。”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表示。
廣告